425日,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会议上启动了北方六省市能源转型考察项目与中国能源转型蓝皮书课题项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领导、知名光伏企业负责人、高校专家等参加了会议。我院受邀参加此次会议,成为“中国能源转型蓝皮书”项目组成员,并荣获了“光伏先锋校园”荣誉称号。

新能源在有效推进并解决能源变革、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上的作用越发突出,并将对能源体系、经济体系、社会系统的发展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大力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必然选择。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致力于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推动能源转型的组织。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别发起全球每人一千万光伏倡议。

北方六省市能源转型考察启动暨中国能源转型蓝皮书课题启动仪式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学院副院长、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表示,为更好地了解电力领域、交通领域、建筑领域能源转型现状,研究中心将联合太原理工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长安大学、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等院校,启动北方六省市能源转型考察项目,同时启动中国能源转型蓝皮书课题项目。我院成为唯一一所高职类院校参与中国能源转型蓝皮书课题研究。

屈道宽老师代表学院上台领取“光伏先锋校园”荣誉称号

会议上,主办方对在光伏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颁奖。我院1.5MWp屋顶光伏并网电站、300KWp水上漂浮式光伏并网电站、20KWp光伏日晷离网电站和20KWp太阳能光伏充电离网车棚等项目入选,并获得“光伏先锋校园”荣誉称号。我院教师代表屈道宽老师上台领奖。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指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形势、新要求正在催生出新一轮的能源革命,能源产业占碳排放总比重约90%,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能源转型发展研究已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研究,而是集政策研究、技术创新研究、商业模式研究和社会研究于一身的综合性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2010年,我院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率先在全省高职院校开设了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光伏材料制备技术专业,在学院屋顶建设了全国高校第一家2.5MWp分布式光伏并网实训电站,学院被评为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学院还参与国家光伏先进技术济宁“领跑者”计划光伏电站的设计、建设、运维,承担了济宁精准扶贫27个村光伏电站设计和实施,被新华社评为“全国十佳精准扶贫高校”。(文/屈道宽)